主力双系统 Arch Linux 初体验
之前体验过了 EndeavourOS 我一直对 Arch 系耿耿如怀,具体上次可以翻一翻往期的日记,EndeavourOS 就基本上就是小白上手 Arch 系的版本答案,图形化的安装界面大家可以试试看。
然后这次在 24 年尾去长沙拜访了中南大学,认识到都在使用 Linux 作为开发环境,一位是 Archlinux 另一位是 Debian 我感觉他们已经用的很熟练了,可以说完全替代了 Windows。
上回我测试了 EndeavourOS 在 Steam Proton 的性能情况,可以说能玩,但是效率很差大概只有 Windows 下的 50-60% 水平,0.1% Low 帧测不出来感觉会更加麻木。
既然要新,那就一新到底。我另外一个观察点是 x11 和 Wayland 的情况,桌面环境使用 KDE Plasma 6.2.5。
我选择体验 Archlinux 的一点是不满意 Windows 的日常体验,另外有点怀念 pacman 和 paru 所以由奢入俭体验一下,结果过程和结果挺意外的。
操作系统: Arch Linux
KDE Plasma 版本: 6.2.5
KDE 程序框架版本: 6.9.0
Qt 版本: 6.8.1
内核版本: 6.12.8-arch1-1 (64 位)
图形平台: Wayland
处理器: 12 × AMD Ryzen 5 5600G with Radeon Graphics
内存: 13.5 GiB 内存
图形处理器: NVIDIA GeForce GTX 1060 6GB/PCIe/SSE2
制造商: Micro-Star International Co., Ltd.
产品名称: MS-7B89
系统版本: 1.0
[miaoer@cat-archlinux ~]$ fastfetch
-` miaoer@cat-archlinux
.o+` --------------------
`ooo/ OS: Arch Linux x86_64
`+oooo: Host: MS-7B89 (1.0)
`+oooooo: Kernel: Linux 6.12.8-arch1-1
-+oooooo+: Uptime: 2 hours, 38 mins
`/:-:++oooo+: Packages: 979 (pacman)
`/++++/+++++++: Shell: bash 5.2.37
`/++++++++++++++: Display (27M2N5510J): 2560x1440 @ 180 Hz in 27" [External]
`/+++ooooooooooooo/` DE: KDE Plasma 6.2.5
./ooosssso++osssssso+` WM: KWin (Wayland)
.oossssso-````/ossssss+` WM Theme: WhiteSur-Sharp
-osssssso. :ssssssso. Theme: Breeze (Orchis) [Qt], Breeze [GTK2/3]
:osssssss/ osssso+++. Icons: Tela-circle [Qt], Tela-circle [GTK2/3/4]
/ossssssss/ +ssssooo/- Font: MiSans (10pt) [Qt], MiSans (10pt) [GTK2/3/4]
`/ossssso+/:- -:/+osssso+- Cursor: WhiteSur (24px)
`+sso+:-` `.-/+oso: Terminal: konsole 24.12.0
`++:. `-/+/ CPU: AMD Ryzen 5 5600G (12) @ 4.46 GHz
.` `/ GPU 1: AMD Radeon Vega Series / Radeon Vega Mobile Series [Integrate]
GPU 2: NVIDIA GeForce GTX 1060 6GB [Discrete]
Memory: 7.51 GiB / 13.54 GiB (55%)
Swap: 2.36 GiB / 8.00 GiB (30%)
Disk (/): 79.40 GiB / 229.45 GiB (35%) - btrfs
Local IP (enp34s0): 10.0.0.211/24
Locale: zh_CN.UTF-8
安装
安装之前我先确认好安装环境,用 WePE 将闲置的硬盘清空分区,现在这台 5600G 有三块硬盘,我打算默认的 SATA SSD 还是 Windows 11 的角色,另外一个后加的 NVMe 硬盘基本上是文件,转移到 NAS 或清理掉就可以正常用了。
把回家找到的 22 年买的陈年老 MLC 颗粒 DIY U 盘拿出来,结果上面的 Ventoy 貌似不太行了,无法正常加载到关键安装步骤。
使用写盘工具覆盖掉 Ventoy,就可以正常进入了,我这里按照 archlinux 简明指南 的教程进行安装,Archlinux 基本上就是靠手撸命令的方式安装的。
后面我用 Arch 通过里面的 sh 脚本,就是打开了一个 webui 替代了 gui 的窗口完成后续的救砖。
在检查好 BIOS 的设置,这里笔记本会麻烦一点,比如默认出厂打开的 Bitlocker……
基础安装我这里基本上就是照着文档里面的走,唯一不同就是我的硬盘路径
比如:
/dev/nvmexn1pn 对应着我的硬盘是 /dev/nvme1n1
然后完成 桌面环境与常用应用安装 & 显卡驱动,就可以正常驱动 180hz 屏幕了,如果不安装只能使用 120hz 高于就会闪烁。
我这里就不用文档里面的 yay 了直接编译起了 paru,比起 yay ,paru 明显更好用一点。
48 paru -S misans
49 sudo pacman -S nvidia nvidia-settings lib32-nvidia-utils # 必须安装
50 /etc/mkinitcpio.conf
51 nano /etc/mkinitcpio.conf
52 sudo nano /etc/mkinitcpio.conf
56 sudo pacman -S mesa lib32-mesa xf86-video-amdgpu vulkan-radeon lib32-vulkan-radeon
57 paru -S steam
58 sudo pacman -S fcitx5-im # 输入法基础包组
59 sudo pacman -S fcitx5-chinese-addons # 官方中文输入引擎
60 sudo pacman -S fcitx5-anthy # 日文输入引擎
61 sudo pacman -S fcitx5-pinyin-moegirl # 萌娘百科词库。二刺猿必备(archlinuxcn)
62 sudo pacman -S fcitx5-material-color # 输入法主题
语言字体和输入法
刚刚进到设置准备设置语言就傻眼了,调中文全是方块字提示
"Putting any other languages below English will cause undesired behavior in some applications. If you would like to use your system in English, remove all other languages."
后面在 @grtsinry 的帮助下,安装了 noto-fonts-cjk 才正常显示简体中文。然后配置以下配置文件,默认好像是没有这个 environment.d 的文件夹,需要自行 mkdir 创建。
sudo nano ~/.config/environment.d/im.conf
这样就解决了输入法漏拼音过去应用的问题,当然这样设置会出现一个弹窗提醒你这个配置文件不能用了。
输入法里面的配置也很杂,高情商个性化程度很高。我按照了我日常的习惯把 {[
& ,<
设为上一页 }]
& .>
设为下一页,然后安排了云拼音和搜狗词库,当然前面安装了部分的词库,我这里主题选择了比较高颜值的 KDE Plasma 有点像我经常使用的微信输入法,起码比默认的颜值高多了。也希望微信输入法等国产输入法赶紧适配,我等不及要用剪贴板同步了。
字体我下载了 aur 仓库里面的 Mi Sans 还是挺好看的,只是部分地方还可能不是 Mi Sans 这种自定义字体,例如微信,Steam,反而 QQ 倒是适配了。
应用和主题
很多应用还是要在 Linux 上寻找替代品的,比如 网易云音乐 的替代品 YesPlayMusic,这里 Grt 说 0.4.8 会被封号,我用了几天发现并不会,目前还是挺好用的,就是内存占的太多了。
[miaoer@cat-archlinux ~]$ paru yesplaymusic
1 aur/yesplaymusic 0.4.8-2 [+19 ~0.09] [过时:2024-11-09] [已安装]
A third party music application for Netease Music
或许你可以接受 deepin-cloudmusic 甚至在网易云官网都已经找不到的版本,那可太老了虽然说还能用。
Index of /applications/netease-cloud-music/64/
../
depends_list_v1.1.0.txt 17-Nov-2017 14:58 879
netease_cloud_music_1.1.0_amd64_binary.tar.xz 17-Nov-2017 14:57 65M
最近就是基于 QT 的原生微信,虽然说小功能方面还是不齐全,但是起码也是能用了比起装 Wine 版本,比如:小程序,朋友圈……都正常
ToDesk 这里 明确还没做 Wayland 我这里就没安装 todesk 了,而是选择了 rustdesk,估计一时半会不能解决需要远程协助的时候切换 Windows 帮一下。
QQ 这里 N 年前就没问题了,貌似这里少了个游戏的选项,挺好的。有一说一上面都有一些云游戏就是可能是部分依赖安卓虚拟机或者原生 Windows 应用所以没开放 Linux 使用。
主题我这里找 Grt 要了一点关键词,但没完全照抄调成自己喜欢的风格,鼠标指针是 Mac 的,在美化这点 KDE 做的可还行。
还有这个 Plasma 老是会崩溃,Steam 也有图形 BUG Steam 貌似更新了 BETA 版本就修复了
Plasma 看来是学习了 Windows 文件管理器的好结果。
NAS 上我这里的 TrueNAS 开启了 NFS,可以直接修改 /etc/fstab 连接并且挂载,不要问为什么不用 SMB。
游戏
显卡这里用的闭源驱动,并且安装了 amd 微码,内核因为 /boot 分区按照文档给的 256Mib 太小无法变更了,所以不能使用更激进的 linux-zen 内核。
[miaoer@cat-archlinux ~]$ paru -Q mesa lib32-mesa xf86-video-amdgpu vulkan-radeon lib32-vulkan-radeon nvidia nvidia-settings lib32-nvidia-utils amd-ucode
mesa 1:24.3.3-1
lib32-mesa 1:24.3.3-1
xf86-video-amdgpu 23.0.0-2
vulkan-radeon 1:24.3.3-1
lib32-vulkan-radeon 1:24.3.3-1
nvidia 565.77-10
nvidia-settings 565.57.01-1
lib32-nvidia-utils 565.77-1
amd-ucode 20241210.b00a7f7e-1
这里也没安装可视化的监控软件 MangoHud 类似于 Windows 上的微星小飞机 (afterburner) 就凭我多年 fps 经验吧,
CS2 在这台机子上算是能玩了,但是帧生成时间飘忽不定,在人眼里还是过不了 “卡顿” 的这个说法,最近几天为会尝试玩几把试试,说不定就流畅些了。
APEX 自打更新以后小蓝熊反作弊 (Easy Anti Cheat) 就不支持 Wine,Proton,and Steam Desk 的启动了,好像战地早就开始禁用了。
而且有意思的是 EA 表示禁用了 Linux 以后对局中开挂的人也变少了
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开发团队更新:Linux 与反作弊 - Steam 新闻 & X 上的 Respawn
PUBG 是一直没支持 Linux,Gal 游&独立游戏基本上都可以玩,除了个别黑屏。
总结一下按照我贫瘠的仓库里面起码基本上一半游戏不能玩吧,意料之外竟然还开了个倒车,看来玩游戏不得不切回 Windows 了。
而且在 Linux 平台上,需要编译着色器 Shaders 会越来越多。部分游戏会有提供预编译着色器的也只是减少一点时间,反正个人用户就靠自己了。在初次启动中还是比较慢才能进入游戏的,Shaders 这个解决方法就是在相同的版本和相同的硬件,在 V 社的云端编译好的 Shaders 也许可以直接下载,免编译。当然新的版本更新没来得及云编译 Shaders 可能需要等的比较久,这里挺有意思的顺带讲一下。
解决问题
救砖
因为想更换 linux-zen 内核但是 /boot 已经定死 256Mib 了,无法更新配置。所以新建了一个新的分区并切格式化,把 /etc/fstab 的 /boot 注释掉了,挂载了一个新的分区上去替代 /boot 结果就是失败了。
解决就是 Ventoy 里面启动 iso ,里面联网把提前备份到 NAS 的 /boot 分区拉回来,然后把错误的 /etc/fstab 配置改回来。
后面我可能会找一个更好的方法换到 zen 内核,也请大家指点,听了 GPT 的话纯瞎折腾了。
Chrome 无法打开
玩到最后 Archlinux 上遇到一个 Chrome 无法打开的问题,首先我以为是 Chrome 开机自启动依赖的 KDE Wallet 问题,毕竟每次开机启动都有输入密码解锁 Chrome 的过程。
并且为也怀疑 MetaMask 可能也有问题,因为也是钱包,但我很早就禁用了,就是想避免钱包这个确认密码的问题。
在上次的 EndeavourOS 上我是通过更换到 google-chrome-beta 解决的,首当其冲就是卸载稳定版安装这个 beta 版本,不行还是打不开……
按照网上的教材把 /usr/bin/google-chrome-stable 的启动参数添加一个 --no-sandbox,不行……
安装 KDE Wallet 并且启用,也不行……
最后我直接通过命令打开 Chrome,结果就发现了问题了,这个问题 Google Chrome 不通过弹窗提醒……
[miaoer@127 ~]$ /opt/google/chrome/chrome
[0112/180955.625958:WARNING:chrome_main_linux.cc(80)] Read channel stable from /opt/google/chrome/CHROME_VERSION_EXTRA
[16640:16640:0112/180955.654605:ERROR:process_singleton_posix.cc(353)] 其他计算机 (127.0.0.1localhost) 的另一个 Google Chrome 进程 (1250) 好像正在使用此个人资料。Chrome 已锁定此个人资料以防止其受损。如果您确定其他进程目前未使用此个人资料,请为其解锁并重新启动 Chrome。
[16640:16640:0112/180955.654657:ERROR:message_box_dialog.cc(144)] Unable to show a dialog outside the UI thread message loop: Google Chrome - 其他计算机 (127.0.0.1localhost) 的另一个 Google Chrome 进程 (1250) 好像正在使用此个人资料。Chrome 已锁定此个人资料以防止其受损。如果您确定其他进程目前未使用此个人资料,请为其解锁并重新启动 Chrome。
[miaoer@127 ~]$
就是因为我修改了主机名,被锁定了……其实只需要输入 rm ~/.config/google-chrome/Singleton*
干掉个人资料就好了后面成功复活牢谷 Google Chrome,以下是调试记录。
296 sudo nano /etc/hosts
297 sudo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cat-archlinux
298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hostnamed
299 sudo reboot
306 /usr/bin/google-chrome
307 cd /usr/bin
308 ls
321 sudo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127
322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hostnamed
323 reboot
332 paru -R google-chrome
333 paru -S google-chrome
339 /opt/google/chrome/chrome
340 sudo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cat-archlinux
341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hostnamed
342 rm ~/.config/google-chrome/Singleton*
343 /opt/google/chrome/chrome
感谢 @grtsinry & @Timochan 出谋划策,未来一段时间我会主力机双系统使用一段时间,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